让鸽子越飞越高

——墩库孜来克村村民麦热排提·阿卜都拉的养鸽故事
和田日报 2025年07月02日

  我叫麦热排提·阿卜都拉,今年31岁,是洛浦县多鲁镇墩库孜来克村人。我将多年来养鸽子的经历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继续关心我、支持我的养鸽事业。

  我的经历很普通,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了,家里姊妹6个,经济比较困难,我辍学后帮助父母干活,然后早早出嫁了。

  2019年我和同乡去福建鞋厂务工,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自学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还开阔了视野,更大的收获是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由于孩子还小,2021年我不得不从福建回到家乡,然后去了附近的鸽子厂务工。在厂里我虚心好学,不懂就问,加之我国通语基础比较好,很快就被提拔为小组管理者。

  正当我踌躇满志准备好好干一番时,生活却重重地给了我当头一棒,由于种种原因,我离婚了。

  离婚后,3个孩子跟着我。鸽子厂每月工资五六千,供养孩子不成问题,但没时间照顾孩子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习和成长更需要我这个母亲的陪伴和教育。万般无奈之下,我只能辞去了工作。

  父母故去,兄弟姊妹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家,我没有工作,又没有其他技能,还有3个上学的孩子。经过几天几夜的彷徨,我告诉自己:生活只能靠自己,必须靠自己!

  2024年6月,我决定自己建个鸽子厂。家里的庭院适合建鸽子厂,所需费用不多,但就是这不多的费用也要东凑西借,最后把住房作为抵押才勉强凑够。

  鸽子厂建成后,除了为孩子做好一日三餐,晚上辅导孩子学习外,几乎都待在鸽子厂里,严格按照在鸽子厂务工时学到的方法饲养管理。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我要么给在鸽子厂工作时的老师傅打电话请教,要么就上网查找解决的办法,我坚信:只有鸽子养好了,孩子的生活成长环境才能好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过去了,我的鸽子从最初的1500羽发展到现在的4000羽,不但偿还了大部分借款,而且保证了一家的生活开支,3个孩子在我的辅导和关爱下茁壮成长。

  在建鸽子厂期间,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也很支持我的事业。如今,我瞄准了新疆蛋鸽养殖市场,准备再建一个蛋鸽养殖厂,带动本村一两户人家一起把养鸽事业做大做强。

  (麦热排提·阿卜都拉口述,庞玉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