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助学子到家乡教师

艾比布拉的温暖接力

和田日报 2025年07月02日

  课余时间,艾比布拉·艾尼完尔为学生答疑解惑。(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在课文里读到北京,在电视里看到上海、广东,梦想着能考上新疆高中班……”这是于田县学生艾比布拉·艾尼完尔心中的憧憬。这个愿望在2016年8月变成了现实,他收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我是多么幸运!”艾比布拉说,“在珠海学习期间,我们享受了全额免学费、住宿费和交通补贴政策。”

  在珠海的高中时光里,艾比布拉感受到了家乡般的温暖,他至今难忘高二那年突发阑尾炎的经历。“当时病发突然,班主任刘老师立即送我就医。7天住院期间,刘老师不仅奔波挂号缴费,还挤出时间为我补功课。”这段被悉心呵护的经历,艾比布拉记在心中。

  2020年,艾比布拉考入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国家6000元的南疆助学援疆资金与学校每年4500元的助学金,成为他完成学业的重要支撑。

  大学四年里,课堂与实验室是艾比布拉最常去的地方。他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在显微镜下观察生命奥秘,在实验数据中探寻科学规律,逐步成长为一名具备专业素养的生物学科人才。

  这段求学经历,让艾比布拉感受深刻:“是国家的好政策,让我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份感悟也悄悄坚定了他未来的方向——用所学回报家乡。

  2024年,艾比布拉毅然回到于田县第三高级中学,成为一名生物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将抽象的生物知识转化为生活案例,讲解细胞结构时,他类比“工厂的不同车间”;分析遗传规律时,用常见的植物性状举例。多媒体课件、田间实践课、课后“一对一”辅导,他用多元教学方式引导孩子们探秘科学世界。

  “教育是发展的基石和希望”,这是写在艾比布拉日记本扉页的一句话。他既是严师,也是学生们的知心朋友。他常对学生说:“我曾像你们一样渴望外面的世界,是不懈的努力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从珠海受助的学子,到回乡育人的教师,他完成了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角色蜕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帮扶的温暖接力。

  从国家援疆政策搭建的求学桥梁,到福建高校的培养支持,再到个人选择反哺家乡的教育事业,艾比布拉的求学经历,折射出新疆学子在祖国大家庭支持下茁壮成长的温暖故事。正如他所说:“我愿做一颗种子,把曾经在北京收获的关爱与知识,播撒在家乡的土地上。”

  在和田,还有很多学子在这条温暖的路上前行。他们在援疆政策的滋养下成长,又以知识为火炬照亮更多孩子的梦想之路,让教育之花在和田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

  地区融媒记者  萨伊普乃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