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产业援疆激活和田发展新动能

地区融媒记者 姜亚文 阿卜杜合力力
和田日报 2025年07月02日

  近年来,北京市援疆高度重视和田地区及兵团第十四师产业发展,持续增强产业援疆扶持力度,以产业促就业为导向,五大北京工业园区为依托,结合和田产业发展现状和资源优势,打破地域结对关系界限,放眼全国学经验、寻合作,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在招商引资、产业帮扶、乡村振兴等领域持续发力,为和田注入强劲发展动力。

  招商引资:打破界限引凤来栖

  2024年8月,一次突破传统对口支援框架的合作为和田纺织服装产业带来新机遇。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积极牵线搭桥,促成广东纱纤亿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和田签约,在和田市和洛浦县北京工业园区落地三家公司,构建起集互联网平台运营、服装加工、织布印染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和田丰富的劳动力、优质的棉花资源,加上多项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理想之地。”新疆纱纤亿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浩铭表示,企业将把广东先进的纺织理念和技术带到和田,推动产业升级。

  企业落地后,北京援疆政策及时跟进,为其提供20%的设备购新补贴,助力引入智能化设备,使产品返工率控制在2‰以内。如今,550多名和田本地工人在车间忙碌,员工吾日古丽·买提库玩就是其中一员。

  “这里管吃管住,还学到了纺织技术,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工资。”令吾日古丽引以为傲的是,上个月她领到了北京援疆的600元工资奖励。

  黄浩铭介绍,洛浦县20多万平方米的厂房全部建好运营后,将形成一条从纱线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再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届时,公司能辐射带动和田200多家服装企业,预计年工业产值达30多亿元。

  这是北京援疆招商引资的一个缩影。2024年,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还积极引导北京企业全疆布局,推动北汽集团、京能集团、尚亦城等一批优质企业、项目落子新疆。支持北汽集团注册成立会享福(和田)科技公司,参与和田智慧公交和矿业物流运输;推动北京纳力芙生物技术公司1000吨甜叶菊项目取得进展;对接北京高新技术企业来和考察,签订绿色矿业、文化旅游、能源、科技等领域合作协议15项。目前,2025年京疆合作洽谈会也在紧锣密鼓筹划中。

  产业帮扶:多元举措激发活力

  今年“五一”假期,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通过援疆消费帮扶项目,支持和田市、和田县发行的援疆电子消费券可谓是再度激活了和田假日消费市场。

  “消费券在很多家超市、餐饮店都可以使用,满50元减10元、100元减20元、200元减60元,优惠力度很大。”趁着这波福利,市民阿依努尔开启了“逛吃”节奏,不仅带着孩子逛了超市,买了新衣,还和朋友约会聚餐,寻味和田。

  近年来,北京市充分发挥援疆项目综合效益,仅去年,拨付产业发展扶持资金1.12亿元,惠及企业近200家,直接撬动投资3.75亿元,发放员工工资奖励3万人次。同时,深化北京国企工装援疆行动,协助和田6家纺织企业承接北京24家市属国企工装订单25万套。通过消费帮扶项目,引导服装企业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等含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觉符号融入校服设计,让和田上万名学生穿上“国风校服”。培育创新创业创造氛围,发挥北京援疆众创空间引领作用,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19次,孵化企业8家,累计服务企业98家,组织30余家优秀企业开展“丝路电商携手前行”组团式产业援和考察行活动,签订销售服务、创业导师服务及品牌战略合作等协议10份,开展首届“京和杯”创新创业大赛,举办创业辅导活动2次,吸引106家企业和800余名学生参与。

  乡村振兴:科技赋能扮靓家园

  盛夏时节,随着游客走进和田县稻香村,富民强村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阿依旺”式传统民居沿着干净整洁的村道延伸,道路旁,硬化改造后的水渠里,昆仑山雪融水流向屋前的花园、果园和不远处的稻田里。

  村子里,核桃木制成的餐饮、民宿、特色工艺品的招牌引人注目,顺着指示牌随意走进一家大门敞开的农家小院,孩童在葡萄架下做着游戏,主人正忙着招呼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品尝地道的特色农家饭。

  “现在,村子越来越美,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即使再忙,女主人阿米娜还是忍不住要夸夸党和政府以及北京援疆带给他们的幸福生活,“现在太好了,我们有事干、有钱赚,生活甜如蜜!”

  近年来,在北京市援疆项目的推动下,稻香村打造了“沙漠+稻田”生态旅游景观,利用7000多万元的援疆资金支持整村改造,全面规划实施“田园综合体·民俗文化村”改造项目,刺绣、餐饮、民宿等经营业态遍布全村,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村民实现了土地流转有分红、房屋出租有收入、就近就业有增收的美好愿景。

  “这几年,村子也是‘蝶变展新颜’。今后,我们争取把稻香村打造成和田乡村振兴的样板。”和田县百和镇稻香村党支部书记庞宇航说。

  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紧抓破题点,让乡村展新颜的同时,扎实推动科技赋能。启动“两粒种子”京和种业振兴暨青少年筑基项目,在兵团第十四师225团新开发沙地上进行玉米适宜品种筛选试验,引进玉米新品种,单产增收面积再破新纪录。广泛开展消费助农,邀请北京市50家采购商参加第十四届新疆农产品北京交易会,签约采购总额5.7亿元,开展援疆产品直播专场,推动援疆礼盒进工会、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提供6800个公益性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稳定就业。投入2.01亿元援疆资金,改善村容村貌,扶持产业振兴,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从招商引资的“强引擎”,到产业帮扶的“组合拳”,再到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北京市援疆正以实干与担当,谱写着京和两地“双向奔赴、双向赋能、双向发展”的新篇章。